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

.

联系电话:
0710-3590111


学院概况

学院简介

现任领导

机构设置

联系方式

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(以下简称资环学院)设有地理科学、旅游管理2个本科专业,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,旅游管理、学科教学(地理)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地理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、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、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、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通过师范类专业中学教育二级认证,在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(研究型)位列第18名。

资环学院拥有汉江发展研究中心、旅游发展研究院、华侨城文旅产业学院、城乡环境研究中心、旅游管理硕士(MTA)教育中心等学科科研平台;协同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、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。

资环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,专任教师44人,含双肩挑3人。其中教授10人,副教授13人,博士33人,博士化率75%。享受市政府津贴1人、入选“楚天学者计划”1人、“湖北省青年英才计划”1人、“湖北省21世纪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骨干”1人和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1人。

资环学院拥有“汉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”和“汉江流域生态安全及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”等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,“汉江流域生态安全及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团队”“生态实践智慧型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设计创新团队”“卫星遥感与地理时空大数据科技创新团队”等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,“汉江流域资源环境”襄阳市重点实验室。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科研基金目4项、省部级项目18项(其中教育部项目2项),市厅级项目36项;建有省级一流课程7门,出版专著8部,主编教材8部;发表学术论文277篇;获市厅级以上奖项43项;咨询报告获市级领导签批10项,发明专利2项,成果转化3项,到帐科研经费758万元。

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,以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,以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为先导,以凝练学科方向和组建学术团队为关键,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,搭建人才培养平台,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、实践能力优异、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。

地理科学

(国家特色专业、省品牌专业、省一流本科专业、已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、地理学思维和技能、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,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专业素养,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、研究和其他地理教育工作,也能在资源、环境、土地、规划、旅游等科研机构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、管理、规划与策划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
主要课程:地理科学导论、地球概论、地质学基础、气象与气候学、水文与地貌学、土壤地理学、人文地理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综合自然地理、自然资源学、中国地理、世界地理。

就业方向: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、研究和其他地理教育工作;资源、环境、土地、测绘、规划、旅游等科研机构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、管理、规划与开发等工作。

从事职业:初高中地理教师、小学科学教师;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水文水利、测绘地理信息、地质矿产等专业技术人员。

旅游管理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符合现代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需要,具有国际视野、管理能力、服务意识、创新精神,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和规划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能够从事旅游业及其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经营、管理、策划、规划、咨询、培训、教育等工作的“旅游+”和“+旅游”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
主要课程:管理学、经济学原理、旅游学概论、旅游目的地管理、旅游消费者行为、旅游规划与开发、旅游市场营销、旅游景观设计、旅游交通规划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、数字文旅。

就业方向:旅游管理、规划、环境、交通等科研机构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、管理、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;旅游中职学校从事旅游教学、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。

从事职业:文旅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、专业导游、星级酒店管理人员、研学辅导师、民宿经营者、旅游主播、旅游规划师、旅游定制师、旅游中职学校教师等。